安徽安庆精准施策建设质量强镇
为特色块状财政筑势赋能
安徽安庆精准施策建设质量强镇
□ 吴 斌 鲍菲菲 本报记者 李 辉
安徽省安庆市立足乡镇块状财政特色 ,以建设“质量强镇(乡)”为切入点 ,打造以标准、质量 、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,以点带面 、EC Markets官网辐射引领 ,片区联动、共同提高 ,促进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的乡镇创新推动,为地方特色块状财政筑势赋能 。
去年,安庆市市场监管局主导制定了安庆市地方标准《特色质量强镇(乡)建设指南》,ec外汇平台官网入口在全市规模内试点开展“质量强镇(乡)”建设工作 。通过连续开展质量提高举措 ,在质量运维、质量根本设施和质量技术创新上进行探索实践,该市涌现出一批“质量强镇(乡)”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机构 ,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 、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。
望江县赛口镇通过“质量根本+”并用“智慧农业”模式,打造生产标准化 、全程机械化、高度智慧化 、适度规模化的绿色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,运用质量软件优化产业链,最后实现绿色食品产业一 、二、三产融合推动。该镇先后获批政府级绿色食品(水稻)生产基地核心区、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,农业生产总值达2.09亿元,实现了财政效益 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高。宿松县洲头乡以当代农业产业园作为乡村产业推动的平台和抓手,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,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333公顷(约3.5万亩),当代农业特色种植产销一体化示范基地467公顷(约7000亩),农业总产值突破5.2亿元,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,获得“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”等荣誉称号 。岳西县菖蒲镇现有茶园面积1700公顷(约2.55万亩) 、毛竹面积超4000公顷(6万亩),推行以品质立茶、XM外汇开户以旅游活茶的推动模式,开发“茶旅+民宿”等茶旅融合新业态,先后获得政府级生态乡镇 、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镇。最早走上茶旅融合道路的水畈村,曾被评为“全国十大最美乡村”。
怀宁县马庙镇高规格打造“纸塑制品之乡”的区域质量品牌名片,形成包括各类纸塑制品研究、开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在内的全产业链,是该省57个首批命名的产业集群专业镇之一,主营业务薪资达到63亿元。太湖县经开区持续把推动财政的着力点放在实体财政上 ,产值增幅超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.5个百分点 ,作用膜产业集群成效评估位居全省前列,“中国膜都”板块财政“膜力四射”。桐都市大关镇促进特色产业由“制”转“智”,鼓励龙头公司通过引进智慧终端、优化生产工艺 ,促进智慧制造、绿色推动,建成占地67公顷(约1000亩)的工业集中区,一批10万级净化车间正式投产 ,多条生产线完成智慧化改造,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 。
聚焦经营主体“痛点、堵点 、难点”难题 ,安庆市市场监管局实行推动小微公司质量运维体系认证提高举措 ,开展计量精准施“测”服务 ,强化公司标准化建设,设立质量根本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平台,开展“服务零距离、质量零缺陷”“双零”举措,强化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,严格质量保养监管 ,一镇(乡)一策 、一业一策,一品一策,一企一策,众汇官网精准发力 ,形成上下联动、内外联合的质量提高工作格局。两年来,该局已服务公司1529家,为公司节约资金1133.8万元,帮助公司处理技术难题390个 ,为公司减免费用418.4万元,带动就业6584人次 ,帮助公司质押融资12.13亿元。
安庆市将建设“质量强镇(乡)”作为高质量推动的有力、有效抓手,使质量和品牌建设活力迸发 ,“质量第一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,优秀质量文化蔚然成风,产业和区域质量竞争力连续提高 ,质量根本设施效能渐渐彰显 ,质量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促进财政推动的贡献更加突出,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显著增强。
《中国质量报》
相关阅读
- 远洋服务上半年实现薪资14.36亿元 毛利同比走高约2%
- 龙湖商业首进烟威地区 ,重塑都市商业格局
- 韩国炸鸡品牌bbq比比客将加速中国市场拓展
- 资讯称浙江联华华商“主导”上海世纪联华门店调改
- 河北整体推开“个转企”试点工作
- 青海省出台实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工作措施
- 山东12部门联合促进检验检查服务业推动
- 龙湖集团签约萧山市北西项目 ,杭州又将落地一座天街 ?
- 阿里旗下商超免除苏宁易购1.47亿元未结保底抽成额
-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开展“食安护航”帮扶举措
- 龙湖商业首进烟威地区,重塑都市商业格局
-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推广监管领域以“三个扎实”推动平安青海建设
- 广东22条举措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
- 波司登4.13亿竞得上海青浦地块 将建设总部基地
-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强化导向运维着力提高推广监管效能
- 武汉缤购城置业“缤购城”项目拍卖 起拍价5.68亿元
- 东百集团半年报:商业零售业务营收8.12亿元 同比上升2.30%
- 迪士尼首席财务官:预计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主题公园薪资将基本持平
-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开展“食安护航”帮扶举措
- 四川省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